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获悉,最近一年,该科接诊上百例头颈肿瘤患者,其中大部分为恶性肿瘤晚期或复发性恶性肿瘤。个别年长患者对治疗态度消极,拒绝手术,延误了手术时机。

  “得了头颈肿瘤,无论多大年龄,是复发、转移还是晚期,都不要害怕不要逃避更不能拖延。只要积极治疗,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。”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雷文斌教授说。

  阿叔脖子长肿物最终确诊下咽癌

  63岁的刘叔(化名)脖子上长了一个鸡蛋大的肿物,由于不怎么妨碍生活,刘叔自己也害怕就医,所以他一直没有重视。最近吃饭开始出现吞咽困难,难以下咽食物,刘叔才决定到医院找医生看看。

  雷文斌教授团队为刘叔进行一系列的检查,最终通过病理活检确诊其患有下咽癌,颈部鸡蛋大的肿物是下咽癌的淋巴结转移灶。据介绍,刘叔的颈部淋巴结增大十分明显,向外突出部分仅仅是肿大淋巴结的一部分,整个淋巴结的直径达到6厘米。

  阿叔出现化疗并发症进了ICU

  随后,雷文斌教授团队发起多学科会诊,讨论刘叔的病情和治疗方案。在与医学影像科、肿瘤科、放射治疗科、病理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进行讨论后,决定先行化疗加免疫治疗缩小肿瘤,再行手术切除或放疗。

  然而,刘叔在接受第二次化疗和免疫治疗后,颈部肿物不仅没有缩小,反而比之前更大了,这意味着手术治疗成为唯一的手段。更糟糕的是,刘叔第三次化疗后出现严重的化疗并发症——骨髓抑制,其白细胞和血小板都降至非常低的水平。也就是说,普通的感冒发烧对刘叔来说都可能变成难以救治的重症感染。随后,刘叔被送入ICU。

  大多数老人对治疗持消极态度

  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,刘叔的病情逐渐稳定。随后,刘叔再次回到耳鼻咽喉科,休养及对症治疗数周后进行了手术治疗。经过5小时的手术,雷文斌教授团队为刘叔进行下咽癌根治术+下咽组织瓣修复+喉部分切除术+喉功能重建术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,完整地切除了肿瘤。

  据了解,刘叔在接受治疗之初,曾因对病情感到担忧以及对手术有误解而产生抵触情绪。医护人员耐心沟通,最终获得刘叔的信任与配合。如今刘叔康复出院,基本恢复正常生活。

  “头颈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发病原因与抽烟、喝酒、高龄有关。”雷文斌告诉记者,最近一年,该科接诊的高龄肿瘤患者越来越多,要么是头颈肿瘤晚期,要么是肿瘤复发转移。大多数老人对治疗持消极态度,拒绝手术治疗,最终延误手术时机。

  雷文斌表示,实际上,高龄并非头颈肿瘤治疗禁忌。随着医学的进步,现在治疗手段很多,七成患者都可以获得治疗。即便是带瘤生存,患者也能以很好的生活质量长期生存,“最重要的是不能逃避。”雷文斌说。

  下咽癌

  下咽癌是发生于下咽部的恶性肿瘤,该部位肿瘤症状隐匿,容易发生转移,患者往往因为有吞咽梗阻感等症状就医,但发现时多数已是晚期,手术治疗难度较大。